新聞熱線:028-86696397?商務合作:028-86642864
中江縣石泉水庫建設是全省“十三五”期間重點項目之一,設計總庫容1341萬立方,工程于2016年3月開工建設,征地拆遷移民1430人,其中搬遷安置移民人口549人?!扒嗌綑M北郭,白水繞東城”。移民安置點其中之一“中江縣集鳳鎮九股泉村生態移民安置點”與美麗新村、產村相融、生態宜居、基層治理一體規劃整體推進,展現了“看得見水,望得見山,留得住鄉愁”的美麗鄉村。
“四化”配套,建設美麗新農村。該安置點從2020年下半年開始建沒,安置石泉水庫移民17戶51人,統規統建一樓一底聯排民居,兩排民居整齊劃一,房前硬化的紅、黃、藍三色院壩,宛如三條彩帶,與綠化帶融為一體,太陽能路燈、步行道、文化墻點綴于綠化帶間,前庭后院、生態宜居。其硬化、綠化、亮化、美化的“四化”做法,取得了可復制能推廣的美麗新村建設寶貴經驗。
產村相融,增收致富產業振興。新村圍繞產業建,產業圍繞新村轉,中江縣將安置點融入石泉水庫庫區經濟帶建設和集鳳鎮鄉村振興總體規劃,因地制宜地發展雜柑、芍藥、丹參、半高山蔬萊等優勢特色產業,與坭賓寺、西眉山等相鄰村聯片開發,抱團發展,依托中江縣欣旺水果專業合作社成熟的雜柑種植技術和先進管理模式,成片發展雜柑。經過三年的培育,上果下藥,品質優良,長勢喜人,今年已開始掛果投產,為安置點農戶致富增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廁所革命,保護環境生態振興。小廁所大民生,安置點廁污共治示范項目,建起了廁所革命濕地公園,項目采用三格化糞池加人工濕地污水處理工藝,占地300平方米,處理規模10立方米,可滿足30戶住房污水排放需求,水質可達一級B標排放標準,無運行成本,易于管理,過濾池中,淺藍睡蓮花已經開花,樹立了生態發展的集鳳樣板。
文化上墻,黨建引領文化振興。新村建設到哪里,基層治理就推進到哪里。在安置點“伴山居”文化長廊,“做時代先鋒,為黨旗增輝”十個字格外耀眼。一面文化墻,百年中國夢,承載著村規民約上墻,法治講堂入院,廉政文化入心,譜寫著鄉村文化振興新篇章,在建黨100周年黨史學習教育中,文化墻成為集鳳鎮黨史學習教育的活動基地和基層治理示范點之一。
(四川經濟網記者 鐘正有)